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师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人物 > 师者

时间:2024-06-19 来源:宣传部 作者:

【感动交大·候选团队】谭忠盛教授团队:穿山越海,勇当交通强国“开路先锋”

谭忠盛教授团队,始终坚持传承王梦恕院士科学家精神,当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从高原冻土隧道、高风险岩溶隧道、大断面黄土隧道再到海底隧道,团队面向国之所需,长期扎根国家重大工程施工的第一线,以大山为伍、与青石为伴,勇于突破、善于创新、挑战自我、敢为人先,为打好国家重大项目攻坚战保驾护航。团队针对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跨江越海隧道、黄土隧道和复杂山岭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秉承“大团队”理念,走产学研用相结合道路,积极推动国家自主技术创新,形成的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生6人,硕士生近30人。团队负责人谭忠盛教授,现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国际隧道协会海底隧道和复杂山岭隧道工作组成员。在谭忠盛教授带领下,团队师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20余项,培养的65名硕博士都已成长为隧道行业的中流砥柱,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交大力量。

自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隧道诞生,尽头那道曙光就永远吸引着人们翻山越岭、跨江越海。30年间,从追赶、并跑到引领,中国隧道建设以最短的时间超越了世界隧道150年发展史所取得的成就。翻开中国隧道建设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披荆斩棘的身影。20年如一日,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教授团队就行走在这条逐光之路上。

穿岩洞、入海底、踏高原,他们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从高原冻土隧道、高风险岩溶隧道、大断面黄土隧道再到海底隧道……谭忠盛带领团队一路穿山越海,参与了一个个国家重大项目攻坚,在交通强国的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穿越“生命禁区”,破解世界性技术难题

位于海拔4905米的青藏高原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穿越多年冻土地区,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这是中外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对此,国外专家认为“几乎不可能”。项目开工前,更有西方媒体预言:青藏铁路根本过不了风火山。

这话倒也不算危言耸听。风火山的地下全是长年冻土,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工程难度之大的确前所未遇。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科技工作者而言,最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往往来自国家重大工程施工的第一线。”彼时,博士后刚出站的谭忠盛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投身于这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中。

虽然此前已经了解到线路情况,做了大量的心理建设,但当谭忠盛带着团队来到青藏高原施工一线时,仍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7℃,最低气温达零下40℃,高寒和缺氧成为团队面临的巨大考验。随着风火山隧道打响第一炮,炸出的“弃碴”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几乎全是晶莹剔透的冰块,含土量仅为15%至20%。这样的地质环境一直是隧道施工的“禁区”。

正是在这种常人呼吸都困难的高寒缺氧地带,谭忠盛带领团队与中铁二十局的施工技术人员一道,克服各种困难,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试验,相继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冻土防水隔热等多项高原冻土隧道施工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多年冻土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有效防止了冻土隧道施工期塌方及运营期病害发生,实现了我国多年冻土隧道建设水平的历史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10月19日,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了!”谭忠盛和团队兴奋不已。风火山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被中国工程院等权威单位评为2002年全国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之一。一路战冰雪、斗严寒、抗冻土,谭忠盛和团队很激动能够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坚守“从教初心”,打通产学研协同育人

“在我的从教之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导师——王梦恕院士。”1999年6月,谭忠盛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于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著名专家王梦恕院士。

“科研要立足工程现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呆在实验室是无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走上教学岗位后,谭忠盛始终坚持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的育人理念,带领团队教师将科研实践和教书育人相统一,打通产、学、研各个环节,在重大工程中锤炼一流人才。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育人之路,并不是企业支持、教师学生进现场这么简单。谭忠盛认为,关键是要“真”:要以真实项目为场景、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走进真现场,开展真科研,真刀实枪参与攻关项目。

为此,他提出“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环节,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他还组织由企业技术专家、高校教授和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更多样的学习机会。

从“世界第一高隧——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带风火山隧道施工技术”,到“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的研制与掘进技术”,再到“高压富水长大铁路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一系列隧道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中,都有谭忠盛团队师生忙碌的身影。

事实上,早在新生入学时,谭忠盛就会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成长环境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找到适合的科研方向,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他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耐心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坚持不懈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

从教二十余载中,谭忠盛和团队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带动着每一位学生,实践着“以灵魂塑造灵魂、以生命塑造生命、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操守。他个人2022年获评“最美土建人”称号。目前团队培养的百余名硕博研究生已经成长为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的中流砥柱。

胸怀“国之大者”,投身系列重大工程攻关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长、最难修建的高原铁路之一,川藏铁路的修建面临重重阻碍。要穿越海拔高达3000多米的高原,需要应对高海拔、低氧、严寒等极端环境,对施工技术和设备要求极高。

“目前我们正在施工现场,这里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面临着高地应力、高地温、高烈度地震及活动断裂、突泥突水、软岩大变形、岩爆等关键技术难题。”谭忠盛带领由黄明利、王秀英、张成平、骆建军、张德华、孙晓静、李巍、周振梁等老师,以及李宗林,李林峰等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积极参加重难点隧道建设技术攻关。

2022年4月,某隧道施工中遇到了93C的高温地下水,这在国内外都是极为罕见的,也导致了施工严重受阻。面对风险极高的热害,谭忠盛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冒着被沸水烫伤的风险,与设计施工单位一起开展注浆堵水试验,最终成功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世界在建最长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宜万铁路高风险岩溶隧道、郑西高铁大断面黄土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青藏铁路关角隧道、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中老铁路隧道……20年来,谭忠盛教授带领团队积极投身到许多国家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关中,这些工程都留下了他们为之奋斗的身影。

“谭老师是我们团队的学术先行者、精神引路人、成长筑梦师。”周振梁老师评价道。在施工现场,谭忠盛总是本着积极协作的精神,带领团队迅速融入到工程建设中。“每个重大工程项目都蕴含着多个科研课题,科研工作者不但要与企业积极配合,更要与其他研究团队合作,这样才能形成‘大团队’的科研力量。”

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余项省部级奖……一项项奖项与荣誉成为团队在科研道路上辛勤付出的鲜明见证。然而谭忠盛教授却始终保持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纯粹和质朴,“在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只是在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汇聚集体的力量,多做一些对学科和国家有益的事情。”

绵延的轨道,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托举着强国的动力。全球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无数个“第一”交织成今日中国的盛世画卷。以“面向国之所需,为国家解决工程难题”为目标,谭忠盛教授和团队矢志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逐光而行,当好“永远的开路先锋”……


责任编辑:李雪 糜飘

审核:袁芳 王瑞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