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会上,教育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指出:家校共育达共识,互相补位不缺位,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真正协调统一起来,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建议鼓励中小学创设亲子特色校本课程,组织力量调研我国中小学亲子特色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创设亲子特色校本课程的鼓励性政策,推动形成以亲子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家校共育的社会舆论氛围。建议由政府部门制定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学构建亲子教育资源平台,汇集不同行业、适合学校课程发展需求的专家型家长,依托亲子教育资源平台,推动家长以专业理解为支点,以亲子教育为杠杆,与教师一起“撬动”家校合作专业化进程,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插上家校共育的翅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十二中校长李有毅同志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须适度,而且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鉴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布置作业应当有一定的层次区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学生去答疑,而不是依赖家长。家长也可以坐下来跟孩子谈一谈,了解作业出现困难的原因。孩子写作业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思路是否有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孩子。或者,也可以用励志的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孩子克服难关。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要着眼于城乡一体化,而质量就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两个关键点的交集,就是教师队伍建设。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会成为未来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赞同利用“互联网+教育”来弥补城乡之间存在的教育不均衡现象。乡村教师和乡村学校可基于本地区特色,发展本土课程,并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城市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城市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实现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同时也不能完全用网络课程或视频课来替代乡村学校学生的常规化教学,因为教育教学是需要人与人、面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的。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西娅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大量采用应试教育教学方式,超前赶进度、超纲加难度、提分靠“刷题”,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加快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压实部门责任,更要牵头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应联合民政、公安等部门,加大排查清理取缔在职教师参与居家型培训机构的力度,还要联合人社部门及各中小学力量,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的监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牵头细化培训机构行业标准并进行专项督查、巡视、问责。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党委书记皇甫立同指出:部分中小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主观上,家长们舍不得让孩子劳动;客观上,较重的学业负担也让孩子没时间和精力劳动,导致孩子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都比较缺乏。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绝不能整天埋首书堆,也要让他们亲近劳动者,走进农村,走进田野,走进生活,体会劳动的甘苦,收获劳动的快乐和智慧。因此,我们要努力补上劳动这一课。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开辟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构建推进劳动教育的考核制度等方式,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开展。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校长马恒燕认为:创新要从教育的源头抓起,要从培养人的最基本的工程做起。应在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素养教育,通过课程整合,落实创新素养目标,把创新素养融入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各项管理当中去。希望政府能够给与一定的财政资助,用于购买服务,以确保学校能提供稳定高质的创新课程和师资。同时建议国家在各省区设立国家级的创新素养教育实践研究中心,统筹国内一流教科研力量,对推广创新素养教育行动进行研究、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