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北京交大智能学院列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教师党支部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综合监控和防护事业部党支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合党日活动,将红色基因注入科技创新的血脉。双方通过实验室参观、技术分享、战略研讨,在智慧轨道交通的浪潮中碰撞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火花。
聚焦前沿技术:参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活动首站,全体党员参观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副院长李润梅对铁科院通号所综合监控和防护事业部党支部的来访表示欢迎。列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宏杰介绍了工程中心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工作。作为我国轨道交通控制领域的重要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心展示了电磁兼容实验室、全自动运行仿真系统、虚拟编组技术测试平台、列控测试平台、云平台等核心设施。研究中心在列车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与测试验证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国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建引领科研:共话学科发展与行业需求
在专题报告环节,首先,北京交大智能学院列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教师党支部书记柴铭介绍了自动化与智能学院的学科布局及科研优势,强调学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在轨道交通中的特色应用方向。
其次,铁科院通号所综合监控和防护事业部党支部书记林炳跃重点分享了其在动车段控制集中、信号智能监测、高铁地震预警、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等领域的科研进展及应用情况,展现了通号所在铁路信号安全与智能化运维方面的技术实力。
通过介绍,促进双方相互了解,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党员热议:共商技术合作新方向
铁科院通号所副所长李刚作轨道交通发展与行业需求方面发言,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核心需求与技术挑战,提出未来应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AI大模型等技术在铁路领域的深度应用。
最后,双方党员围绕轨道交通多个关键技术方向展开积极发言和热烈讨论,共商技术合作新方向,涵盖AI与大模型在智能运维中的应用、地震预警与安全防护策略优化、自动化测试、北斗融合定位技术等多个方面。同时,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实施路径。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均表示将共同致力于轨道交通前沿科学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结语
此次党日活动以‘红色引擎’驱动科技创新,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强化了校企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更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为破解轨道交通“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党建引领下,双方将持续释放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为我国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李雪 谢建双
审核:袁芳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