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4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电信学院、智能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成功举办AI赋能系列“电子信息类课程实验教学能力提升讲座暨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指导培训”主题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王志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侯建军教授主讲,北京交通大学霍炎教授做参赛经验分享。活动由电信学院副院长陶丹教授主持,智能学院副院长李润梅教授、来自两个学院的二十余名教师以及协办方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王志军教授以“自己动手搭建教学智能体(AI Agent)”为题,从“人-AI”关系的四象限框架切入,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目标是减负、提质、增效,教师应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真需求不断跟踪、学习、运用新技术。王教授随后展示了其团队开发的教学智能体助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他高校教学智能体应用的典型案例。最后,王教授引导老师们思考应如何在人工智能大潮中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应对挑战。

侯建军教授以“课堂教学方法新解析——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为题,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遇到的几类痛点问题分别进行了解析,并结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案例,分享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引入AI技术、无缝融入思政元素的成功经验。

霍炎教授分享了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案例设计竞赛并获全国一等奖的经验,并结合获奖案例详细介绍了在选题构思、实验设计、特色凝练及汇报展示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在讨论交流环节,三位专家针对老师们在参赛选题与准备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和指导,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通过本次讲座,与会教师对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和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的选题与准备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活动最后,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介绍了他们最新推出的示波器产品,希望能为两个学院的实验教学建设贡献力量。
近年来,电信学院与智能学院持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强化探究性、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和教学团队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大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内容、技术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与共享,对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专家简介
王志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学院基础实验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家组成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责任专家、北京赛区专家组组长,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侯建军: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北京大学生电子电路竞赛组委会委员,专家组成员。北京市电子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发表2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主编6本教材,北京市首批教学名师。主持的《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课程设计》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课。主持的《数字电子技术》获得教育部MOOC课程,教育部线下一流课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霍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教材3部,“模拟电子技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执行负责人,获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案,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杰出教学骨干”称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教学奖,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竞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全国一等奖。获校级教学名师、校级优秀教师称号。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责任编辑:李雪 刘栩晴
审核:袁芳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