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02
我校12个学科入围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创历史新高
03
学校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第九届教代会、第十四届工

院部采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部采风

时间:2025-04-21 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王烨

经管学院教授王雅璨课题组论文在交通研究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y发表

1745202032384937.png

近日,由经管学院教授王雅璨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Erik Verhoef联合指导的双博士学位项目博士耿可心及博士生梁志远完成的研究成果“Managing uncertain traffic and societal externalities in a road and rail network: Pricing versus Permits”,被交通运输领域的顶级国际学术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y》接收并发表。该期刊是广受国内外学者认可的国际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为中科院分区Top期刊(IF5.8),也是英国商学院协会(ABS)评选出的4星级期刊。该论文的发表是经管学院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双博士生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外联合培养机制在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该论文主要研究不确定性外部成本对可交易电子路票和交通拥堵费在交通需求调节中的福利影响。已有研究比较了交通外部成本存在不确定性时,拥堵费和可交易电子路票政策的干预效率,但忽略了更广泛的社会外部成本,例如疫情对非出行者造成的感染风险。该文章构建了不完全替代的双模式交通网络,同时考虑交通外部成本和疫情感染外部成本对私人出行成本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分别讨论私人感染成本不确定性和社会感染成本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交通系统均衡状态,对比可交易电子路票和交通拥堵费在不同情境下的相对优势。研究发现,通过允许路票方案在更长时间内存储使用或政府参与路票市场交易,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成本不确定性对路票干预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可交易电子路票的性能,改善社会福利。论文引入社会外部成本,并分析其与交通外部成本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两种外部成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对政策效果的共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交易电子路票方案的优化方向,为可交易电子路票在真实不确定性路网环境下的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更多信息可参考:https://doi.org/10.1016/j.trb.2025.103214

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北京交通大学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VU Amsterdam)于2020年初步尝试采用个人协议模式联合执导双博士学位学生,并于2022年正式签署了经济学双博士学位项目协议。论文共同一作耿可心博士为该双博士项目的首届毕业生,先后于2024年9月与2025年1月获得了北京交通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分别授予的博士学位,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如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Q1 Top, ABS3)、Part B(Q1 Top, ABS4)、Part D (Q1 Top, ABS3),Transport Policy (Q1 Top)、管理世界(国内顶刊)等。共同一作梁志远为该项目的在读博士生,已发表论文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art B上。两位另有多篇工作论文在国际顶刊在审。近年来,经管学院已有多名博士生通过该项目深入参与国际合作课题,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在投多篇学术论文。通过中外双方导师的研究合作,学生在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展现了我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成效。

责任编辑:李雪 闵嘉仪

审核:袁芳 王瑞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