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12-12-04

我校成为首批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基地

发布时间:2012-12-04 10:10:37

 Zi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QQ截图20121204100547.jpg
 
2012年12月2日,北京市社科联和北京市科协联合主办了以“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为主题的第十届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市科协党组书记夏强出席并致辞,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陈之昌和市科协副主席田文主持论坛。我校副校长孙守光,来自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两界学会的专家学者近150人参加了论坛。
 
会上,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陈之昌宣布了市社科联和市科协《关于建立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的决定》。我校的“北京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研究基地”获批为首批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这是我校获批的第8个人文社科省部级研究基地。孙守光和科技处副处长叶龙代表学校接受牌匾。同时获批的还有北京中医管理局的“北京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医学发展研究基地”、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的“知识产权与北京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的“北京旅游信息化研究基地”、北京工商大学的“北京食品安全研究基地”等5个研究基地。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促进北京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与融合,推动首都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市社科联和市科协创新北京两界联席会议运行机制,联合建立了首批6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协同创新研究基地,是面向北京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设立,入选名单由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最终审定。基地以两界协同创新为基本出发点,关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两界合力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首都科学发展。两界基地建设经费采取市社科联和市科协专项拨款、两界基地所在单位配套经费支持及两界基地自筹经费相结合的方式。基地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期满并通过验收的,列入下一个建设周期。

文字:吴静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