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12-10-08

【211三期成果】运输经济与综合物流基础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2012-10-08 14:55:23

 692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我校自“211工程”三期开始建设以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丰硕,所有立项项目均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同时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形成合力,校园新闻网将陆续发布“211工程”三期部分成果,为继续实施“211工程”建设奠定基础。692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运输经济与综合物流基础理论与政策”面向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行业、地区以及企业的重大需求,着重研究运输经济与综合物流基础理论、体制和政策,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的组织及管理等问题,搭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运输经济与综合物流研究平台,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建设期间,学科整体水平与发展规模有了突破性进展。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排名全国第2。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个;公共管理、资产评估、应用统计及工程管理专业硕士授予权4个;企业管理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物流管理与技术实验室”获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了中奥物流创新研究中心,形成国际化的研究平台。
 
建设期间,引进“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责任教授为学术带头人,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目前的教师队伍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人;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科技拔尖人才”称号7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10人。
 
建设期间,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等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共800余项,总经费达1.9亿元,在全国经济管理学科中居于明显的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1915篇,其中SSCI、SCI、EI、ISTP等检索论文600多篇,CSSCI检索论文3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3部。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建设期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物流管理、经济学2个专业获批全国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精品课2门,北京市精品课2门;获得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教材16本,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8本,“十一五”规划教材20本;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5项,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3项;本科生学科竞赛取得突出成绩;获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2009年,我校正式成为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会员。
 
 v5.jpg
图1 轨道交通物流仿真平台功能示意

文字:研究生院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