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12-10-08

【211三期成果】未来信息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12-10-08 14:32:58

     【编者按】我校自“211工程”三期开始建设以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丰硕,所有立项项目均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同时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形成合力,校园新闻网将陆续发布“211工程”三期部分成果,为继续实施“211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psu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未来信息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由电子学院张宏科教授、陈常嘉教授、谈振辉教授、杨维教授、刘云教授、张思东教授负责建设。建设项目瞄准学科前沿,创建未来信息网络体系,研究移动互联网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未来信息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
 
针对现有信息网络在安全性、移动性、可控可管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严重弊端,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全新的未来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该体系创造性地把网络分为“基础设施层”和“普适服务层”两个层面,并引入“四种标识”、“三次映射”,有效解决了现有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2009年12月21日张宏科教授主持研制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20111117承担的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通过验收。2009年1月项目“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获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研团队2008年成功申请 “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了普适服务互联设备研发平台、下一代互联网交换路由设备研发平台、无线移动互联网互联设备研发平台、传感网络互联设备研发平台、安全设备研发平台、下一代互联设备测试与应用平台,20111229“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了验收。
 
2011年3月29日张宏科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未来互联网络体系研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团队中1人获2011年度“千人计划”短期项目资助,5人晋升教授,3人在职获得博士学位,5人晋升副教授。团队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提高到77%。毕业博士42名、硕士186名。
 
申请发明专利90项。国际专利申请2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4项。作为主要单位主持制定IEEE 1888国际标准1项,《XXXXXX》和《XXXXXXXXXX》国内标准2项,作为主持单位正在主持制定IEEE 1888.2标准1项,提交IETF标准草案9篇,提交IMT标准草案12篇。发表的主要论文有30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5篇,EI检索论文168篇,ISTP检索论文91篇,检索论文计344篇。出版著作5部。建设以来承担重要课题46项,合同经费5091万元。
 
v2.jpg
“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 鉴定证书和鉴定会
 

文字:研究生院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