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12-10-08

【211三期成果】复杂条件下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12-10-08 09:42:28

 hu8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我校自“211工程”三期开始建设以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丰硕,所有立项项目均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同时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形成合力,校园新闻网将陆续发布“211工程”三期部分成果,为继续实施“211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复杂条件下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关键技术”建设依托主干学科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相关学科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力学一级学科。建设内容包括“复杂条件下地铁及城市地下工程关键技术”、“越江跨海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高速/重载/既有铁路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损伤控制”三个研究方向,以及“越江跨海隧道综合试验平台”、“铁路桥梁动力灾变、损伤及控制综合试验平台”。
 
城市地下工程.jpg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方案论证会
 
风洞实验室.jpg
 风洞实验室
 
“211三期”建设期间,“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9年7月通过验收。“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获批建设,2010年4月通过建设方案的论证。“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性控制”团队于2011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杨庆山教授受聘为“2009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柯燎亮于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张楠教授、杨娜教授分别入选2010、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张顶立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于2009年获准立项,经费3200万元。建成了“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影响模拟试验台架”、“连续梁桥梁动力实验平台”、“注浆模拟实验平台”、“风洞实验室”等多个实验系统。全面、系统丰富了桥梁与隧道工程相关专业的实验手段。
 
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面上项目3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铁道部、交通部、北京市和各省科技计划项目45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65亿元。
 
积极开展国际及地区间合作研究,发展了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荷兰Delft工业大学、日本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葡萄牙波尔图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关系。2009年,主持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Prediction, Monitoring, Mitigation and Evaluation”。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22篇,其中SCI检索61篇,EI检索184篇。出版了8部学术专著,主编出版了12部教材。研究成果在跨江越海隧道、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建造技术),省部级奖励30余项。

文字:研究生院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