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12年5月20日,2012全国“电脑鼠走迷宫”总决赛在科学会堂成功举行。大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业研究会、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台湾嵌入式暨单片机系统发展协会、北京交通大学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我校副校长张星臣,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立功,天津教委高教处副处长缪楠为本次比赛揭幕。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马殿富,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章龙、秘书长吴中海和我校教务处、电信学院等单位领导嘉宾出席。包括我校在内的来自全国60所高校的398名师生参加了总决赛。
张星臣致开幕词,代表学校对大赛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嘉宾和参赛选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把发展教育特别是加强高等教育发展放在日益重要的位置。多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致力于学术型、工程型和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他希望通过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设计能力,希望每位选手都能愉快参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倪光南院士在讲话中说,本次比赛是一个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的比赛,是一次检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机会。他说,新一代计算机技术核心在于嵌入式系统,中国的长足发展核心在于创新人才。他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能够为中国培养、发现一批高素质嵌入式系统设计人才,为中国新一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通过本次比赛,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做出有益探索。
开幕式上,马殿富对系列比赛进行了详细介绍。陈章龙宣读了总决赛的议程和评分办法。
上午9时整,总决赛正式开始,来自全国60所高校的96支代表队先后上台竞技,角逐异常激烈。最终,3支队伍获得特等奖、3支队伍获得一等奖、6支队伍获得二等奖、1支队伍获得创新奖。
其中,由我校电信学院戴胜华、李正交老师指导,由来自自动化0901班张曦、赵秉贤和通信0909班刘予昊组成的参赛队,从参加总决赛的96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15秒的成绩走完全程,取得第6名的好成绩,获得一等奖。
电信学院戴胜华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了历届“电脑鼠走迷宫”竞赛,我校代表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9~2010年,共有13名学生在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得特等奖3人,1等奖6人,三等奖4人。这13名同学除一名为在校大三学生外,其余12名同学均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其中6名获得清华、北航、北交大面试推免研究生,2名分别考取清华和北交大研究生,3名同学被推荐到美国、瑞典公派留学出国,1名同学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美国高校留学深造机会。
“我作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在团队中的任务偏重于设计开发新的硬件平台,而本科生在团队中更多利用现有的硬件平台做算法改进。从学习到参赛,整个过程充满吸引力,特别是备赛期间,我早上八点到实验室,晚上十一点多才离开,伴随着我们的辛勤付出,成果越来越明显,我们制作的电脑鼠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快了!” 我校参赛选手秦发园在回顾备赛过程时感触颇深。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参赛选手云峰说,“本次比赛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为我们动手能力的锻炼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平台。同时,通过参加本次比赛,我学会了从社会的需求来看待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我今后学习的重点会更加明确,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据悉,本次竞赛从2011年11月份启动以来,覆盖北京、上海、南京等12个赛区的300余所高校近500支参赛队伍,决胜出的96支代表队参加了总决赛。预赛和决赛共有1500名选手,参赛高校和参赛人数均创下新的纪录。
“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介绍:“电脑鼠”英文名为MicroMouse,是使用嵌入式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机电运动部件构成的一种智能行走装置(微型机器人),“电脑鼠走迷宫”要求控制电脑鼠在不同“迷宫”中自动记忆和选择路径,采用相应的算法,快速地达到所设定的目的地。国际上首场“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于1979年在纽约举行,1991年以来,每年都有世界级的国际比赛,参加国踊跃,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高校学生,为此部分大学还开设了“电脑鼠原理与制作”选修课程。现在相关比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英国、韩国和印度等。国内的“电脑鼠走迷宫”竞赛是2007年开始的,在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的赞助下,中国嵌入式系统学会组织长三角地区30多所高校连续举办了两次联赛。2009年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赛,涉及九个赛区的52所高校,并有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的师生赴京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