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报告摘录】Edward F. Crawley:我们对于CDIO的愿景
Edward F. Crawley 美国工程院院士、 MIT讲座教授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来看看CDIO的目标,其中一个就是要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出色,具有更强的素质,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是在技术和理论教育层面,另一方面要教育我们未来的工程师,要求他们能够在新的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当中去扮演一个引领的作用。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还有一个目标同样重要,就是他们要了解所做的研发产生的影响,在这里我希望把这个目标放在CDIO目标的前两个,我们的目的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前两个,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如果你要去教授更多的知识,你必然需要很多的时间,很长时间。在教育界来说这个是很正常的,比如说在欧美,以前培养工程师可能是有5到6年长,现在可能缩短成4到5年了,所以说现在好像有一个趋势就是说教育的实现要缩短了,实际上这个时间要更长。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那么我们要做一个平衡,做CDIO我们是有一个愿景的,我们希望这个愿景首当其冲的是一定要侧重技术方面,理论方面的知识教育,更加重要的是要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课程,这个课程要把学生所学的学科综合起来而不是独立的授予学生。还有一个我们一定要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即便在课堂当中教育的本身也是更有体验性的,也是更具有主动性的,那么即便是在传统的教室里面我们依然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真实的环境当中的感受。像我今天还有其他几个人要谈的这些问题,包括我们昨天做的CDIO培训中建设摩天大楼项目,都解释了我们CDIO这样的一个愿景。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这个愿景有两个支撑。首先一个就是在全球对CDIO优秀实践案例的观察,我们去欧洲、北美、新加坡、澳大利亚,我们走遍全球就是希望去看到这个CDIO在全球各地、各个大学当中所采取的这些实践有哪一些是最佳实践,哪一些是良好操作规范,适合我们去把它推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看到希望能够从研发这个部分去攫取更加有用的案例,也就是把研发当中最精华的部分摘取出来给大家分享。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工程系学生,他们要学会从具体到抽象而不是说从抽象到具体,我们作为教授来讲,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学习者更有可能是说从抽象到具体,所以这个是教师与学生不太一样的一个思维方式。在我们自己的研发过程当中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这个思路是不一样的,学生是从具体到抽象,我们做研究是从抽象到具体。当我们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这个特点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提供一个双重影响的真实的学习活动。所以这些学习活动可以给予学生在他们刚刚入学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真实、具体的、直观的学习体验,那么在稍后他们渐渐迈向抽象的过程当中这些更好的体验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东西。像工程课程首先要学数学、物理,要学应用物理、动力学等等,在最后才会到应用或者具体的实验,其实这种模式与CDIO模式是不太一样的。在CDIO的模式下,在学生入学之初,即刚刚入学最开始就给予他们应用,给予他们具体的东西,这个会更有效,因为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这些入门性的东西,概论的东西同时就有直观的东西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还有我们在CDIO当中提到的是12个标准,首先一个就是背景环境,第二个就是学习目标,3至8是学习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9至12是教师能力的充实提高、学生考核及专业评价,这一切都是希望能够促成高校当中工程教育模式的改变。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知识永远是成体系化的,他们都是有实际的指代的,是根据事实、根据证明、证据而且他们互相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这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化的关系知识体系。作为专家,我们的头脑中始终都是有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对学生来说实际上没有,他们只是通过不断学习这种事实,不断学习那种理论,他们所构建的体系完全是为了通过考试、通过测试,所以我们需要来研究怎么样让学生脑中的知识体系是为了真正的完成项目,这个项目实际上就是可以给予他们实现构建知识体系的一个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项目能够帮助他们巩固或者构建知识体系的原因。(根据录音整理,文字有删节,标题系编者根据内容提炼)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wJ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