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0日至22日,由我校主办的第一届铁道工程关键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lway Engineering)在京召开。我校李学伟副校长代表学校出席开幕式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大会主席陈峰副校长致欢迎词。对外联络合作处、科学技术处、宣传部等五个部门以及土建学院的领导老师参加了会议。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高速、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本次会议共收到中英文论文500多篇,经学术委员会审核的300余篇优秀论文已由中国铁道出版社结集出版。大会包括主题发言、按会议主题分组讨论和邀请报告以及参观京沪高速铁路施工现场三个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规划设计、轨道结构、路基工程、轨道交通综合新技术和桥梁与隧道新技术等五个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所主任施仲衡(大会名誉主席)表示,当前是我国高速、重载和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规划是基础,设计是关键,同时要大力鼓励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国内铁道工程知名专家、中央组织部专家库专家赵国堂(大会副主席)作了题为《京沪高度铁路无砟轨道规模化应用技术》的主题报告,重点讲解了京沪高速铁路修建中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国家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总工程师王玉泽,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铁路线网的规划研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铁路交通运输中心主任Christopher P.L.Barkan以《美国发展高速客运铁路发展的技术挑战》为题,介绍了美国发展高速客运铁路的初步规划和面临的问题。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经过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共从5个分会场中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10名学生获此殊荣。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第一届铁道工程关键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在展示本领域的最新国际科研成果的同时,扩大了我校的国际影响,提升了我校铁道工程学科在国际同行的知名度,为与国际著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我校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院校发挥了积极作用。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参观中铁六局平谷板厂,了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制作过程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倩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tP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