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10-07-20

我校又有两个专业进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行列

发布时间:2010-07-20 17:44:00

 bu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根据日前下发的《关于批准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10]15号),我校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我校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已有13个专业(方向)。
自动化专业主要依托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由原铁道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学科发展而来,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我国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获得教育部“211工程”和“985”特色平台建设的重点投资。该专业拥有一支学科基础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领域广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层次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老一代学术带头人为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教师77 人,其中教授 12人,副教授 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2人。其中有国家“十一五”863现代交通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十五”863高速磁浮交通重大专项总体组成员运控专业组组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专家教授。在原有铁路运输自动化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与控制技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控信息技术、电磁兼容及交通运输系统的电磁安全保障四个研究方向基础上,为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根据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了控制与优化理论及其应用学科方向,从而融合形成了以铁路和道路为应用背景的颇具特色的一流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自动化专业一直以自动化(铁道信号)为特色,旨在培养能在轨道交通信号、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专业于1978年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系列化专业特色人才培养。2005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一级学科目前拥有13个研究方向,其中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技术、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牵引电机及其控制、轨道交通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均对“轨道牵引电气化”特色专业方向建设有支撑作用。从事这些方向研究的教师现有96人,教授21名,副教授38名,博士生导师18名,硕士生导师55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总数的95%。此外,我校拥有与轨道牵引电气化领域相关的省部级两个重点学科。2000年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实施“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方案,轨道牵引电气化特色专业方向融合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大类专业中进行本科层次的培养。为了适应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2005年9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作为我校恢复的五个铁路特色专业之一,开始独立招生。专业延续并整合了机车电传动和铁道电气化两个专业,将服务于干线铁路进一步拓宽到包含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在2008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11,评价等级为A+。

文字:程哲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