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增列北京市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京教研[2010]4号),公布了新增列北京市重点学科名单,我校信息运筹学获批为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获批为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增列工作自2010年3月启动,采用各单位限额申报的办法,北京市限额总数为105个,最终确定了59个学科新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校领导对北京市重点学科增列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解析学科现状、研讨通知精神,确定申报重点,经过校内学科申报与学术委员会评议,北京市组织的学科答辩和专家组审定,我校限额申报的2个学科全部获得通过。至此,我校现有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共计1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较“十五”期间的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有了大幅增加。
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学校即将组织新增北京市重点学科编制《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任务书》,启动新一轮北京市重点学科的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将共同构成我校层次合理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通过“十一五”重点建设,全面提升我校学科实力,为实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附:学科简介
信息运筹学
我校“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3年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系统科学”学科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多年来,两个学科坚持与我校特色优势学科相结合,开展运筹学理论和交通科学与管理的交叉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绩,占国内优势地位;同时开展运筹学理论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交叉研究,融合与发展了一个尚未正式命名的学科领域—信息运筹学。他们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形成了5个特色研究方向: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组合理论与信息安全、图论与信息网络优化设计、信息系统控制与决策、随机运筹学在通信中的应用。本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这对增强北京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积极抢占基础理论研究与信息前沿技术研究的制高点等方面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校的优势学科“信息、交通、管理”的学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信息运筹学(Information Operations Research)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对各种“信息”资源的运用及筹划活动,它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和发现这种运用及筹划活动的基本规律,以便发挥有限“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来达到总体最优的目标。这里强调的是从问题的形成,到构造模型、提出解答、进行检验、建立控制,直至付出实施为止的所有环节。因而,研究方法上自然显示出多个学科方法的综合。特别,数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表明,运筹学理论是信息数据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将最优化方法应用于数据挖掘、图像处理与重建、信息编码与压缩,将随机运筹学的方法应用于通讯网络、信息检索的数量指标分析,将图论与组合优化方法应用于生物信息学中的DNA比较、蛋白质结构预测。毫无疑问,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有许多优化问题不断涌现,许多技术与工程实现问题需要运筹决策。因此,信息运筹学必然是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企业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学科于2000年获博士授予权。在此基础上,2005年工商管理获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成为北京市4所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之一(清华、人大、北大、北京交大)。2007年,工商管理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5月,企业管理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至此,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重点学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三大一级学科分别有一个省部级以上的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有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这对于推动经管学院三个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交大的企业管理学科经过长期学术凝炼,形成了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企业组织理论与实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4个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在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方向,注重以中观与宏观战略研究为支撑,形成了企业战略与产业战略有机结合、战略理论与战略实践有机结合、战略管理与物流管理有机结合的鲜明特色。企业管理学科负责人张明玉教授,作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体专家,“十一五”农产品现代物流首席专家,“十二五”国家城镇化与村镇建设领域总体专家,主持完成的“中国农产品加工跨越式发展战略”,获得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是当年北京市软科学获奖成果最高奖;他完成的中国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都已被科技部采用。在企业组织理论与实践方向,形成了基于网络型基础产业的研究特色与理论体系。学术带头人刘延平教授,经管学院院长,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该方向结合网络型基础产业特征,引入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理论、协同理论等,对中间层组织、调度指挥、专业外包、运输组织模块等进行深入研究。已出版《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等多部著作,实现了对国际最前沿的组织理论的全面梳理与集成;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叶龙教授,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该方向长期致力于宏观与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相结合,注重国家人力资源宏观政策研究、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的研究,在人力资源评价方法、收入分配、薪酬管理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在企业财务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丁慧平教授,瑞典林彻平大学企业经济学博士,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杜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名誉教授,曾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该方向将企业经济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有机结合,企业投融资决策与财务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近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多项,出版了研究专著7本。
企业管理学科已为国家部委、北京市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输送了众多杰出人才,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学科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是:以重大研究项目为依托,获取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继续保持在国内的相对优势和先进水平,同时在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企业组织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领域成为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信息库、智囊团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加快与国际企业管理学科发展主流融合的步伐,成为亚太地区颇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企业管理学科。
pj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婧亮pjt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