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第三十四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2025年度茅以升科技教育学术年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我校4位教师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其中,王艳辉教授、王剑教授、叶龙教授获2024年度“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蔡国庆教授获2024年度“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项目,多年来,已奖励了4000多位优秀人才,我校累计获奖人数已达13人次。
附:第三十四届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简介

王剑教授长期从事北斗卫星导航与多源信息融合的列车可信安全定位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源列车安全定位成套关键技术。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及横向课题30余项。累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论文98篇,软著52项,专著4部。入选交通运输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研究成果支撑青藏铁路等国家工程应用,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一等奖3项等多项重要奖励。关键技术应用于多个铁路局集团,为中国铁路列控系统自主安全可控及北斗在铁路行业应用发展作出贡献。

叶龙,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安全研究专家组专家、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宝钢奖优秀教师。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行车关键岗位人员职业适应性研究中心”主任。工作中始终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求真的科研作风,致力服务于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带领团队常年专注并服务于铁路与轨道交通领域关键岗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于人行为特性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创新地建立基于人的认知与行为特征评价的安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承担并高质量完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集团铁路有限公司等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十余项国家、省部及国家一级行业学会科技奖励。研究成果在铁路及轨道交通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王艳辉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系统可靠性网络化建模分析与设计理论与轨道交通系统全局安全性与系统风险分析评估理论方面的工作。始终坚持“面向问题,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协同递进,形成可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技术”的理念,不脱离现场实际,凝练普适理论,形成应用技术,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累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校企合作项目98项,发表论文120余篇,SCI论文42篇,EI期刊论文50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6项,软件著作权46项,出版专著/教材10部,负责制定行业政策文件1项,作为核心制定首都城轨交通未来科技和管理创新的政策文件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

蔡国庆教授,国家杰青,主要研究领域为非饱和土力学与交通岩土工程,主持国家自然基金6项,发表论文170篇,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担任《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岩土力学》等9部期刊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等。获评“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詹天佑铁道科技青年奖”等荣誉。
责任编辑:李雪 陈羽佳
审核:袁芳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