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9月28日下午,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该研究中心由我校主办,它是国内高等院校设立的基于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正式的综合交通研究机构。它的成立顺应了我国综合交通系统长远发展战略研究的需要,弥补了当前综合交通研究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标志着我校在这一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成立仪式由李学伟副校长主持,王建国书记宣读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成立的决定。周干峙院士、石定寰参事、薛江东委员、王建国书记共同为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揭牌。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宁滨校长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并为此次受聘的各位专家颁发了聘书。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会上,中心主任石定寰教授作了《综合交通的研究与发展》的报告。从交通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趋势,阐述了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成立的意义,并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工作设想。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成立仪式后,围绕综合交通基础理论与基础平台建设,与会主管部门、应用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领导、专家近百人进行了深入研讨。资深系统工程专家于景元教授认为综合交通是复杂的巨系统,阐述了建设综合交通科学技术体系的方法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介绍了复杂网络系统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对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启示与借鉴。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教授结合北京城市交通的实践,介绍了城市换乘枢纽的规划与布局,不同交通方式的协调,以及奥运交通管理的体会。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司长戴东昌针对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中的决策执行机制,以及系统内部协调问题发表了看法。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建平就铁路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的一体化设计建设/铁路货运集疏运与港口的一体化建设问题,介绍了相关的经验与教训。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介绍了综合运输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目标。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荣朝和教授联系国际案例,探讨了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关系。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北京交通大学是我国交通学科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我国交通领域第一个“973”计划项目的主持单位。近十几年,学校利用“交通7+1论坛”、“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等平台,与国内外交通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联系,具备了成立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的良好条件与学术环境。中心聘请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交通界资深教授张国伍教授任总顾问,长期负责国家交通领域科技发展政策与科技管理工作的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教授任主任,我校副校长李学伟教授任常务副主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毛保华教授任执行主任;聘请长期从事我国综合交通政策与决策研究的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邀请11~15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15~25名著名专家出任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心成立后,预计经过三年期建设,将建成研究室2-3个,实验室1个;常设实职研究人员10-1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0-30人(每年招8-10人),硕士研究生30-50人(每年招15-25人),客座研究人员5-10人,研究人员总数60-80人(含研究生)。办公及研究用地300平方米左右。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本着开放的基本精神,遵循科学、民主、创新、求实的工作原则,充分吸纳国内外对综合交通研究与发展有兴趣的人士,在总结历史经验与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我国交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难点问题背后的理论成因,为国家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
责任编辑:薛刚 |
|
spC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