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服务、尤其是资本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大规模的跨国界流动。如何能在现有金融市场条件下大力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相关学科重点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su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007年10月31日上午9:00,一场精彩的以“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为题的演讲拉开了“中国交通·金融发展”论坛的帷幕。主题演讲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有“欧元之父”美誉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Robert Mundell )。
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邀请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做客论坛,参加主题论坛讨论的还有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荣朝和教授、赵坚教授、张秋生教授、叶蜀君教授。国内专家学者与世界经济大师面对面,共同探讨中国的交通与金融发展策略。
su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蒙代尔教授在主题演讲部分首先阐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动因,在一个更为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一国的货币主权和财政政策效果更多的受到外部世界的制约,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经济学越来越难以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蒙代尔教授就中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建议。
随后,蒙代尔教授与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内容涉及中国金融改革对交通行业发展的宏观影响、政府对基础设施产业的责任、交通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人民币汇率变动和自由兑换以及中国的外汇储备等问题,还回答了现场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各位嘉宾围绕着中国的金融政策问题,如何消化外汇储备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su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关于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展如何适应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蒙代尔教授与论坛嘉宾认为,既要参考学习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要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由各级政府制定鼓励和支持政策,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铁路和水运,则应该特别采取包括燃油税转移支付等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以利于中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学院,秉承了经济、管理学科的百年发展底蕴,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经管学院,以“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创造前沿学术新知、服务现代经济社会”己任,恪守“求实、创新、奉献、关爱、和谐”的核心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学院的产业经济学(以运输和物流经济为主要特色)是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基础产业研究中心,交通发展研究基地,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
suF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学院的产业经济学科传承了运输经济学科的特色和历史,并在原来基础上努力实现学术研究的战略转变和发展。立足于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作为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的运输业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涉及运输业的管制政策、运输规划与运输业发展政策、运输业与运输市场规则的法规体系、运输业制度变迁和可持续运输等。研究成果为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交通运输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认可,取得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奖项。
近几年来,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轨道交通、物流领域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承担了一系列关于北京交通物流规划、北京奥运物流、北京轨道交通、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规划等课题的研究。
论坛结束后,主办方还与蒙代尔教授探讨了在今后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铁路经济发展论坛”的长效机制,以充分发挥世界经济学家与国内学者在交通以及金融领域的咨询、参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