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铁道》报2007-9-6第2版 本报通讯员 王虹英 袁芳 本报记者 高李鹏mcH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值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召开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在青藏铁路、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等重大工程科研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学术带头人———钟章队教授。
钟章队是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专用数字移动通信及综合通信网研究方向的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跟踪研究新一代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作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由他主持和参与的《大秦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创新》《大秦线GSM-R实现机车同步操作控制系统》《青藏铁路GSM-R系统试验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等科研成果分获2007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长期投身铁路科研一线的钟教授,对我国铁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有着切身体会和深刻理解。他说,正如温家宝总理今年8月对铁路工作所做重要指示中提到的那样,“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运输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主要靠铁路”,“铁路技术创新的步子迈得很大,短短几年时间,铁路线路、机车、车辆等设备发生了重大变化,动车组等新的技术装备开始投入使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聊到兴致处,钟教授向记者谈起了铁路近年来取得的许多突破性进展: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通车,中国的“能源大动脉”———大秦重载运输铁路正式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他告诉记者,这些不仅改写了世界铁路的历史,而且使中国一举迈入世界高原铁路和重载运输铁路强国之列。可以说,正是由于铁路近年来迅猛发展,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运输生产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铁道部GSM-R实验室的负责人,钟教授全面参与了青藏铁路、大秦重载运输铁路的GSM-R建设工作。在他看来,铁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挑战世界级铁路前沿问题的机遇和平台。他表示,铁道部党组把推进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提出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确定了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之路。他和同事们从事的GSM-R的研制就是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的一个成功案例。由于每条铁路线运输特点不同,对无线通信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每个GSM-R工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标准制定、工程设计与施工、系统测试联调与验收开通、运营维护与管理等各方面都是全新的课题。在铁道部的正确领导下,国内科研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研发,共同攻关,共同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铁路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大平台,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谈及未来我国铁路的发展,钟章队用“还将加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十一五”是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最关键的阶段,未来五年将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路网运输能力,同时大力提高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我国铁路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运输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将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