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土建学院的王彬博士介绍了2006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大连分论坛的部分情况。一年一度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自2003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此次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力学、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三个学术论坛。论坛上三位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分别是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教授做的有关中国水利水电能源建设形势和关键理论与技术的报告。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嵇醒教授做的关于应用力学方法研究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做的关于非确定性下的结构优化设计的报告,并且他们还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博士另外介绍了大型液压伺服静态、准动态真三轴试验机,二维水下电海洋动力因素及其与工程建筑物的相互作用,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内容。uZL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1月21日,土建学院主办博士论坛,由张晓丹、张杰、武成浩三位博士主讲。uZL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首先作报告的是张晓丹博士,张博士为我们带来了有关基于环境振动的建筑结构的健康评定与结构控制报告。报告共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环境振动的震源机理研究,环境振动下结构的损伤识别,环境振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结构的健康评定方法。之后是张杰博士,他接着张晓丹博士所论述的三个方面内容,阐述了密肋结构消能减震机理研究初探。最后,由武成浩博士介绍了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他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别是共同作用分析中采用的地基模型,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机理分析。uZL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1月23日, 长江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东教授带来了他有关建筑设计的原创性思维的学术讲座。uZL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李老师谈到,世界是由创意构成的。因而,无论是我们观察事物还是创造事物时,都不能被一个特定的筐所筐住。李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细部-南立面的设计优点。在保持建筑原南立面大体上不变的同时对南立面仅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在外立面外加建一层玻璃幕。在每层楼板的外援延伸部分加建构架,用于支撑玻璃幕。钢架和外立面之间布置百叶。外立面的玻璃通过节点控制达到生态化改造的目的。这样,外立面的改造既保持了旧建筑的原有风貌,又达到了美学和功能上的改造需要。此外,他还讲解了细部-中厅引导,中厅趣味盒子,中厅屋顶,以及中厅曲面的结构特点并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建筑风格及特点。李教授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了各种不同风格建筑的原创性思维,最后回答了多位同学的提问。在其中一位同学提问时他说到虽然创新已是必然趋势,可目前对于大学期间的我们来说,打好基础才是当务之急。uZL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