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06-11-07

评估快递: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四进”

发布时间:2006-11-07 00:00:00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高水平学科背景的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结合以及高水平教师的传授。学校通过学科带头人参与本科教学、挂帅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和现关领域的高新技术融入本科教学,推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和进毕业设计,全面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教师通过科学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设备或模拟软件27项,50%以上的专业课程中结合了任课教师的科研成果。i6D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结合,课程内容紧跟前沿。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是支撑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学校要求教师紧密跟踪与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相关的信息、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近三年来,我校共承担包括国家“973”、“86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各种科研课题近3000项,出版著作297部,发表学术论文5,300余篇,其中,被SCI(E)、EI、ISTP收录1,428篇。高水平的科研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活跃了学术氛围,同时为教师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和进毕设(论文),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学校通过要求学科带头人参与本科教学、挂帅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和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融入本科教学内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教师通过科学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设备或模拟软件27项,50%以上的专业课程中结合了任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如:高速磁悬浮、高速列车控制、桥梁技术、GSM-R、IPv6路由协议、北京市动态交通评估技术、GPS数据处理、冻土技术等一大批最新前沿成果和关键技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材建设以及实验指导和论文指导中都有体现,丰富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中能接触和了解学科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i6D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的相互促进,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在保证基础性实验项目基础上,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供学生选做;并将实验内容的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初步建立了体现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综合设计与工程应用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通过设立教改立项,吸引一批高水平教师参与、研制了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专门的实验设备,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改善了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如荣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确定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好的实验项目200多个,自行开发了陀螺进动仪、共振演示仪、昆特管驻波演示仪、视觉暂留等演示实验仪器40余项,这些仪器的研制不仅充实了实验内容,有的还填补国内演示仪器的空白,现已有30多种演示仪的300多台套被兄弟院校采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2005年启动的17个实验项目,对近50套设备进行了新建、改建、扩建,所创建的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制作和性能研究、EDM光纤光通信系统、OCT基本实验系统等7个实验项目均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题目,经过设计转化为本科生的研究性实验。i6D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学校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项目、社会经济、生产实际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难度、深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毕业设计所规定的时间,内容应属于学生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范围,体现前沿,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目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来源于生产实习或科研项目,每个题目必须经过论证,题目难易适度且要求内容体现创新性,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做到一人一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申报,经学院审核汇总后向学生公布,题目数量为学生人数的105-110%,课题的确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做到了教师保证投入指导时间和精力,学生积极主动、认真独立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优良。为此,学校注意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科研项目,使学生接触学科前沿领域内容,接受工程实际训练。i6D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部分优秀论文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其成果已进入课题的研究报告或已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如,土木工程专业2002级毕业生龙生福同学完成的《青藏铁路冻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结合了指导老师“青藏铁路线冻土过渡带路基稳定性研究”课题对边坡防护进行了设计。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在课题的试验段(安多DK1500段)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实地观测,该论文完成的设计为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边坡的防护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今后青藏高原区交通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测控专业2002级毕业生黄静同学完成的《电液疲劳试验机的力/位置控制设计》,紧密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PLJ-40型疲劳试验机的数字控制器设计”。该毕业设计的成果直接应用于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的核心设备——PLJ-40型疲劳试验机的数字控制器上。交通运输专业2002级毕业生刘嫣同学完成的《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研究》,选题为指导教师主持的铁道部科研项目《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中的部分内容。论文资料翔实、论述充分,所获得的成果对指导教师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部分结论成为研究报告的一部分。i6D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