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06-10-22

评估快递:体现创新发展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06-10-22 00:00:00

      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集中力量建设了信息、交通、经管类等优势、特色、品牌专业;适应高技术发展,加强了机械、土建、电气等传统专业的提升与改造;适时增设了一批有稳定学科基础、办学条件良好、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1) 品牌专业优势明显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从培养计划制定和调整入手,以教学改革立项为抓手,加大专业条件建设的投入,强化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形成了通信工程、交通运输类、经济管理类等一批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始于建校初期的邮电班,建国时发展为通信工程、无线通信和信息工程三个专业,后经过合并调整不断发展壮大,是国内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知名的老专业。该专业依托我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全光网与现代通信网重点开放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实验室,围绕“保持整体精英水平,培养部分拔尖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坚持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相结合,专业建设水平处于国内高校同专业的前列。该专业现有教师75人(博士32人,硕士4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授17人,副教授43人。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教材7本,出版国家“十五”规划教材2本。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交通运输类专业始于学校成立之时的铁道运输专业,目前包括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两个专业。该专业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国家级重点学科和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保持铁路运输专业方向优势的基础上,向城市交通、道路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拓展,专业建设水平处于国内同类高校的前列。该专业现有教师120人(博士64人,硕士45人),其中“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36人,副教授38人,高级工程师5人。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教材8本,出版国家“十五”规划教材5本。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经济管理类专业始于建校初期设置的铁路管理专业。以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及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和系统模拟实验室为依托,构建了具有理工基础的、基于研究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现有专业教师17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教授31人,副教授78人。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6本。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2)传统专业实力明显增强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学校对五、六十年代设置的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传统专业进行了改造,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化专业内涵,拓宽专业面向,使这些传统专业的实力有了明显增强。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从铁道机车车辆、柴油机等专业发展而来,经过多年改造与提升,现已成为将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械工程。该专业以车辆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国家重点发展的7个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的先进制造技术为主线,构建了“以机为主、电为机用、机电一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投资660余万元建成了实验设施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制造技术综合教学实验中心。该专业现有教师58人(博士34人,硕士1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1人,副教授27人。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项,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土木工程专业是从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宽口径大类专业,涵盖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与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等方向。该专业1999年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业教育评估,毕业生获得了提前参加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及与英联邦国家互认学历的资格。2004年通过复评。该专业以固体力学、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和道路与铁道工程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其课程体系考虑了“厚基础型”、“专业强化型”和“复合型”等不同模式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各教学层次均设置了大量的扩展课程。现有专业教师132人(博士87人,硕士3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30人,副教授71人。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从电力机车电传动专业发展起来的,将传统的电工技术同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是强弱电结合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为依托,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除了凝练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外,所有学科方向均从大类专业基础选修开始分为电机系列、自动控制系列、高电压系列等十一个系列课程,每个系列都分层次递进,既考虑了大类培养的基础,又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培养。重点建设的电气工程综合实验中心设备一流、功能完善,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培养。现有专业教师99人(博士34人,硕士5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38人。近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项,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本,出版“十五”规划教材1本。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3)新办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保障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学校对新专业的申报严格把关,科学论证。所有的新专业均已有相对应或相关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撑(见表4-1)。为保证质量,对新专业的首批招生规模严格限制在1-2个班。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学校对新专业的建设重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如聘任高水平教师作为新专业负责人;聘请企业专家任教;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积极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等。目前新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71人,占52.5%;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282人,占86.5%。在硬件条件建设上保证投入,新建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实验室,电气信息工程、工业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依托所在学院综合实验室(中心),拓展功能以满足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新专业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通过校内专家评估,认为10个新办专业均以具备了较好的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有保障。 新办专业课程的学生评教和督导听课成绩表明得到学生的认可。4M4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文字:

图片:

编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