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教学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教学科研

时间:2022-10-04 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王雅璨

北京交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所2022年交通系列讲座在我校举办

2022年9月7日至28日,北京交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所2022年交通系列讲座于我校举办。该系列讲座共包括八场专题讲座,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由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协办,通过在线会议特邀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所知名学者分享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同时邀请国内外交通研究专家进行深度点评,展开中外交通学者线上面对面学术对话。

1664849834465359.png

该交通系列讲座于2022年9月7日晚开幕,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雅璨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尚小溥致欢迎辞,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所主任Simon Shepherd教授随后致辞演说。尚小溥与Simon Shepherd都对特邀嘉宾与参会者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双方对两所大学之间已有的双博士双硕士学位项目表示满意,并且就两校合作对未来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期待未来合作的项目与渠道更加丰富,未来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增加。

1664849845291163.jpg

开幕式后随即召开第一场与第二场交通专题讲座,之后分别于9月14日、9月21日、9月28日晚上七点至九点召开第三场至第八场专题讲座。来自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所的八位不同交通研究领域学者受邀出席讲座发表专题演讲,他们分别是:Haibo Chen教授、Susan Grant-Muller教授、Charisma Choudhury教授、Zia Wadud副教授、Andrew Smith教授、Daniel Johnson副教授、Stephane Hess教授、Natasha Merat教授。八位特邀演讲嘉宾分别就道路交通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交通与健康互动、使用新兴数据源进行交通行为建模、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背景下私有汽车及叫车服务的需求、铁路改革模式、交通与土地价值提升、行为选择建模、自动驾驶中的人因影响等话题,向国内外交通运输专家、交通经济研究者、高校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运输交通研究领域学术前沿的最新进展,为广大与会者带来了多样的研究方法、新颖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和富有洞见的结论,同时也激发了中外参会者对不同情境下交通运输模型的适用性、相关模型的拓展可能性、相关结论的政策含义等进行深入地思考与讨论。

八场交通专题讲座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雅璨教授、李红昌教授、吕莹教授、周辉宇副教授轮流主持,每场讲座都特邀同领域的著名学者进行精准点评,并与演讲嘉宾及听众展开深入讨论。特邀点评嘉宾包括:长安大学邱兆文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宋国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余碧莹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王雅璨教授、浙江大学陈喜群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姜锐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武剑红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李红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杭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周辉宇副教授、东南大学刘志远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董春娇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冯忠祥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马路教授。点评嘉宾在肯定演讲嘉宾带来的新知识、新方法与新洞见的同时,与演讲嘉宾就所采用的模型如何拓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可否改进、理论发现的政策含义等展开讨论,并就国内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此外,包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方向的资深教授、教师、研究生在内的多所高校师生也积极参会,深度参与了八场学术对话。来自国内外、校内外、资深与新进等的不同思想与见地在这里展示、碰撞与交汇,为探究交通运输问题提供了借鉴,为发展交通运输理论贡献了力量,也为落地交通运输政策建议拓展了思路。

1664849856520125.jpg

北京交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所2022年交通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再一次打破了后疫情时代学术研究、国际交流、校际合作的时空约束,以在线学术对话的形式为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学术研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渠道。本年度系列交通会议不但对拓宽国内外交通运输研究者、各大高校师生的学术视野贡献了力量,更为北京交通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的校际合作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会。目前,北京交通大学在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引导下,正致力于构建“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型、国际开拓型等四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多样化培养方案至关重要。由中外两校合办、校内多机构协力的交通系列讲座脚踏实地,将校内外专家、国内外学者、两校交通运输研究方向的师生联结在一起,为开发出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短期的学生交换项目、深度的科研合作项目等提供了契机,为实施学生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多样化与国际化提供了扎实的助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