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心理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4月6日,我校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邀请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郑日昌教授做了题为“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的心理专题讲座。PL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郑日昌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讲座中,郑教授首先设置了一个大学生非常熟悉的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情境,激发学生分享对事情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并由此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大学生经常面对的压力源、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并从大家的分享中挖掘应对的模式和积极的力量。最后,郑教授向大家传授了他的辩证疗法,认为所有的事情“既是一分为二的,又是合二为一的。”整个讲座以郑教授著名的“新伊索寓言”中16只狐狸不同的命运为结束,启发大家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来面对压力和挑战。PL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4月13日,在综合实验楼,硕士研究生秦敬伟为大家做了“张拉膜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学术报告。秦敬伟首先讲述了研究张拉膜结构的背景和必要性:在膜结构工程中,由于结构方案的不合理,容易形成工程质量问题;一般表现为膜材局部应力过大造成局部撕裂,或者局部钢构件由于压屈而造成失稳破坏。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加深对张拉膜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而后,他列述了他所选用的分析方法,只有有了正确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他综合比较了几种分析方法,各取其利弊,形成了一套分析理论。并且还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了张拉膜结构的自振特性,而后列出其特点及实际应用范围。最后对整个报告做了总结。PL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4月13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举办学术讲座:从不完整数据学习贝叶斯分类器。主讲人田凤占教授。田教授简要介绍了贝叶斯网络产生和发展,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和学习、贝叶斯分类器以及从不完整数据学习贝叶斯分类器这4个方面,最后提出了他的两点想法。PL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贝叶斯统计学派,到上世纪50~60年代,它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统计学派。上世纪80年代,贝叶斯网络应用于专家系统,成为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推理的一种流行方法。到上世纪90年代,贝叶斯网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开始用于数据挖掘任务,同时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机器学习方法。PL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讲到贝叶斯网络的构造时,田教授将它分为两部分,第一就是根据领域知识和专家经验手工构造,第二是从数据中学习贝叶斯网络,其中又可以分为基于依赖性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搜索与评价的方法。贝叶斯网络采用了条件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联合概率分布的组合爆炸,是模型的表达能力与可计算性之间的一种折衷;另外,与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贝叶斯网络不是一个黑箱,它具有比较清晰的语义,容易嵌入领域知识和专家经验,实现先验知识与观测数据的结合;而且贝叶斯网络既可以表示和推理逻辑规则中的知识,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同时具备符号计算和连接计算的特征。当然,贝叶斯网络也有其缺点,那就是计算复杂性高,手工构造困难。之后他还讲到了贝叶斯网络的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及其应用研究问题。最后提出两点想法1:EMI与进化算法的结合。想法2:判别式学习方法的嵌入。PLs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