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日~2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交通大学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21世纪教育研究会主办,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一届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交流研讨会,在苏州市举行。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内外著名工科大学及工业界、教育研究机构、宣传机构的代表共30余人。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会议在我校宁滨副校长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单强院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交通大学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教授作了关于《大力加强工科教育产学合作,迎接中国和国际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报告。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教育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加强产学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施教育国际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已成为提升我国高等工科教育质量、培养适合国际经济一体化人才的关键。产业和教育作为社会的两大基本分工,一方面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它们又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精神文明、发展经济,使我们的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因此,产学合作对产业和教育的发展是必要的,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必要的,产学合作是形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个完整体系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极其重要方面。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其规模、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教育体制的改变,在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有些是相当严重的产学脱节问题,其反映在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方法、科研、学校管理、教育经费、学生招收和分配等各个方面。 产学脱节严重阻碍了高等工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无法为产业提供高质量人才, 无法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创新及产业升级的体制。为了大力发展我国的工科教育以满足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产学合作的体制、机制、规则、规律、模式、方法、实施步骤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此从根本上推动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满足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求。报告并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中工科人才供与求的差距,分析了我国工科教育与美、德、印度等国的差距,列举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比利时鲁汶工学院联合大学等国际产学合作教育的经验。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与会代表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泳霖研究员的发言《清华大学产学互动的实践》、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倪尤默总经理的发言《苏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 Nokia的双赢合作》、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陈关龙教授的发言《产业合作教育与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卢苇副院长的发言《校企合作,构建新时代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单强院长的发言《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台湾科技大学周硕彦教授的发言《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介绍-台湾科技大学》、比利时鲁汶工学院联合大学校长政策协调顾问安东教授的发言《大学与企业如何创建双赢的团队》,均通过各自对于产学合作的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思考以及对策。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利益,期望由此引起我国政府及全社会各界对于产学合作的关注。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与会代表建议:会后,应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交通大学高等工科教育与产学合作教席的名义,建立全国性的产学合作学术机构,提供交流平台,广泛吸收关注产学合作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团体参加,定期、持续地研究产学合作教育问题,交流信息和经验,推动产学合作教育的宣传、研究、实施、认证等工作的开展。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会议并草拟了《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苏州宣言》,呼吁全社会为消除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之间的障碍、推动教育与产业互惠双赢、谋求建立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的新秩序而努力。rpV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