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交大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人物 > 正文

时间:2011-11-17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新闻中心

一线故事——郭静印象

 ghg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郭静,女,讲师,1977年生,文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同年6月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乍看郭静的简历,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此短的教龄,如此轻的年纪,何以能成为学校首批6位“课堂教学教风标兵”之一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近了这位年轻的德语教师。短短40分钟的访谈之后,笔者已然找到了答案。敬业、平等、专注,这便是郭静留给我们的印象。
 
Arbeitsbewusstsein(敬业)
初识郭静的敬业,是笔者从教学主管部门获取的数据:“近5年共讲授本科生理论课程1376课时,教师教学态度、耐心答疑、批改作业和教书育人方面相关数据有8个学期进入学校前10%。”数字背后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则让笔者深化了这种印象。
 
2010年,人文学院法律专业本科生王希榕成为全年级唯一一位德语一外语种的新生。于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经常能在某个教室看到一位老师给一个学生授课的奇特场景。担任授课任务的,便是郭静。从原版教材的选定,到备课、上课,再到设计考题、组织考试,郭静一丝不苟地做着这独独一份的工作。对此,她的看法是,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天职,只要有学生听课,不管人多人少,都要认真对待。正是这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她的那份敬业。
 
在郭静看来,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兴趣和动力的,否则就无法坚持下去。为此,她始终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持续长久的积极性。课堂上,她会精心组织学生开展会话、表演、朗诵等互动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听说能力;她会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需求介绍德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和时事资讯,增加德国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容易疲惫的下午课堂上,她会给学生们播放德语歌曲、演绎德语笑话,于娱乐中提升大家对德语学习的兴趣。课后,她会积极推荐德语网站、德语电影给学生,激发大家自主学习的热情;她会通过QQ群和电子邮箱给学生发布学习资料,主动和大家加强互动;她还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德语学习资源,为学生们创造学习机会。比如她会带着学生参观德国文化展览,会推荐学生参加德国大使馆的慈善义卖等活动。
 
这种致力于兴趣与动力开发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很多人。在上了她的课后,一位原本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选择了去德国深造;一位毫无基础的理工科学生在选修完她的德语课后饶有兴致地报名参加了专业的德语培训;一个学生在旁听了几次她的课后便毅然决然将德国选作自己留学的首要目的地……
 
Gleichberechtigung(平等)
 
平等,或者说公正,是郭静留给笔者的第二大印象。
 
郭静坦言,教了快十年的书,发现自己对学生怎么也“凶”不起来。或许,平等的思想已经在她的骨子里扎下了根。课堂上的她与学生的关系显然是平等而融洽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每次上课她往往都只在讲台上讲授一二十分钟,随后便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和大家尽可能多地展开互动。
 
郭静长期为英语专业和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讲授“德语二外”、“二外会话”等课程。不同的授课类型,学生的起点和教学要求都不尽相同,但她总是要求自己以同样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她更是一视同仁。看到有些学生因为德语基础差而不愿意往前坐,她上课时总会特意走到教室后排,和这些学生单独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不至于什么东西都学不到”。
 
 “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会细心认真的解答,我当时德语没认真学,但老师还是对我们这些天灾军团(就是平时上课爱坐后排,不是很认真记德语单词的学生)的孩子耐心认真的说教……额,郭老师挺好的。”这是在正式采访前笔者做的一个网上征询中,郭静一位曾经的学生留下的文字。从中可见,郭静平等待人的课堂作风给学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Konzentration(专注)
 
 访谈间,郭静身上散发出一种同龄人身上少有的淡定与从容。她将此归因为自己的专注。郭静自嘲自己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尽力做到最好;对自己缺乏兴趣、不喜欢干的事情,则从不勉强。缘于这种专注,我们可以看到她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而付出的努力:她会定期参加德国歌德学院(注:类似于我国在国外开办的孔子学院)的交流培训活动,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她会坚持收听德语广播,以保持对德语的良好语感;她会抽出时间投入德文书籍的翻译工作,以此深化自己对德国文化的理解。这种专注还体现在,她会特别在意学生对自己的反应。许多学生把她当成朋友,课程结束后还经常和她保持交流与联系,这让她觉得很开心。
 
郭静说,自己的生活理念是对人对事多一些包容。郭静还说,青年学生应该放稳心态,稳打稳扎,不要太过功利。其实郭静不只是在说,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敬业、平等与专注,淡然却不失坚定地勾画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