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4-07-24 来源: 作者:

北京日报:把一座城建成“科技馆

京郊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农庄里藏着小型“天文台”,天文爱好者可随时来一场说聚就聚的星空派对;顶尖的科技资源,在科普工作者手中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科普产品……“科技馆之城”启动建设2年多来,本市将优质科普资源“穿珠成链”,各类科技场馆的参观热度不断攀升。

“科技馆之城”建设不单指科技馆的数量多,而是将汇集众多顶尖创新资源的北京看成一座巨大的“科技馆”。市科协表示,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高科技企业、大科学装置都是这座“科技馆”的展陈,众多科技工作者都是“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从而解决科普资源供给和共享的不足,推动社会化科普生态建设。

预计到2025年,本市将至少打造100个前沿科技资源科普化示范项目、推动1000家场馆基地做优科技教育体验、动员10万名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打造一座科普场馆随处可见、科技触手可及的“科技馆之城”。

“未来公民计划”科普体验展上,小观众正在通过设备遥控机器人。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上,观众正通过手套箱组装鲁班锁,体验航天员科研工作的不易。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公众科学日”上新趣味科普活动。 张文超摄

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中,学生正在体验月地驾驶。北京市科协供图

在天文农庄举行星空派对

城市的夜,灯火通明,而在距离市中心约100公里的延庆区华海田园天文农庄,星空才是这里最闪耀的光,一批“追星者”常常在这里相聚。

夏夜,晚上8时许,太阳的余晖消失在天际,夜幕笼罩大地,星空的主场时间到了。天文爱好者小孙是一名程序员,平日里忙着和代码打交道,到了周末,一个重达30多斤的行李箱就是他走近星河的最好伙伴。

赶了2个小时的路,刚刚抵达农庄的小孙就马不停蹄地架起了设备。“这儿的光污染是波特尔3级,在北京,这个光污染程度是比较优秀的。”聊起自己的爱好,小孙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但手上的装配动作丝毫不慢,十多个配件逐渐组装成了一套专业的天文摄影设备。“农庄离城里不远,又有稳定的供电,对深空拍摄十分友好。看到今天天气很好,我下了班就立刻出发了。”

这晚,小孙的第一个拍摄目标瞄准了风车星系M101。这个位于大熊座的大型螺旋星系距地球大约2100万光年,大量年轻恒星构成的明亮悬臂螺旋组成了旋转风车形状,华丽的结构使其成为天文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软件的指挥下,赤道仪与摄影设备完美配合,细细调整视角和焦距,遥远的风车星系被“拽”到小孙的眼前。今年,位于天鹅座的彗星C/2021 S3也是天文摄影圈的热门,这样好的拍摄机会,他自然也不会错过。

不远处,另一组观星爱好者正在专业科普教师的带领下,对照星图逐一寻找夜空中标志性的亮星。6月初,春季大三角和夏季大三角都高挂在天空,指星笔射出的荧荧绿光,仿佛是连接天地的丝线。即使是观星新手,在农庄里也可以实现无障碍入门,近距离欣赏深空天体的美。华海田园创始人田海涛打开一间不起眼的小屋,从入门级的高倍天文望远镜到专业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这里都一一配齐。

华海田园工作人员马军从未预想过,自己竟能成为半个“天文专家”。“马军对望远镜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专业的天文老师。”田海涛的语气中透着骄傲。来到农庄短短几年,马军就从一个对天文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组装天文望远镜的熟手,甚至还能偶尔客串科普教师,为孩子们讲解基础的天文知识。

农庄内,大小不一的白色拱顶里也藏着各类天文设备。数十米高的拱顶最为显眼,它的上方是一个小型穹幕影院,可以观看天文科普影片,下面则是科普展馆。后方稍小的拱顶内,是一台口径近半米的天文望远镜,时常吸引天文专家光顾。

“超级月亮”、双子座流星雨、日全食……当重要天象出现,只要观测条件适宜,天文爱好者都会自发地汇聚到此。平时,一些天文爱好者就将观测设备寄存在农庄里。电动屋顶徐徐开启,十余台望远镜齐齐指向天空。“只要天气好,我就会打开这个屋顶,他们不用到现场,通过网络远程操控设备,就能在家完成观测。”田海涛说。

时钟走到凌晨时分,银河已经高悬天顶,但观星人并没有散去的意思。“好多小朋友的劲头特别足,抱着望远镜不放,有的能一直看到天边泛白。”田海涛说,10年来,他在一片荒滩地建起北京第一家天文农庄,把这里打造成了天文爱好者无人不晓的观星地,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助力乡村振兴。近几年,天文科普的热度持续提升,来到农庄观星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今年在市、区两级的支持下,农庄将开展全方位升级改造,提升接待能力,让“星空派对”的规模更加盛大。

随着“科技馆之城”建设不断推开,本市一批农田果园、高新企业等场所纷纷加入科普基地建设行列,在生产之余,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观众到来,充分展现“科技范儿”。

顶尖科研成果变身科普展品

在前不久举行的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上,一处科幻味儿十足的展台人气很旺。一小片黑黑的、不起眼的十字形橡胶片,用磁铁慢慢靠近,它竟突然拱起了身子,随着磁铁移动,用四条“腿”在金属板上“爬行”;把它与机械手臂相连,就能变成抓取物体的软爪。旁边的烧杯里,黏稠的黑色液体遇到磁场,表面瞬间“泛起涟漪”并固化,仿佛石子落入水中的瞬间画面被定格。

神奇的现象,让孩子们联想到科幻电影《毒液》——电影中,被操控的黑色液体既能随意流动、变形,还能瞬间固化成为武器。而在现实中,这款磁控智能材料也被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来。利用它,有着柔软的身体、能像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原虫一样运动的全球首款流变机器人,从北京交通大学讲师李振坤的实验室走出。

不过,尖端科学研究的突破并未让李振坤满足,他更想让这些科研成果成为开启青少年科学兴趣的钥匙。“小时候我就喜欢琢磨一些小发明,但那时候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科研环境,只是自己闷头做。”李振坤坦言。现在,他希望弥补这个遗憾,让科技前沿成果走到中小学生之中。于是,把成果转化成为科普产品也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

“科普和科研是不同的领域,绝对不能生硬地拿来就用,必须用心开发。”李振坤对记者说。原本接近一人高的磁控4D打印平台,在李振坤的反复设计下,“瘦身”到了半米多高,放进车里就能“说走就走”,让孩子们亲眼见证:随着针头运动,短短几分钟,细如面条的液体材料就组成了一个软体机器人。

在科普活动中,李振坤还收了几个“小徒弟”,西城区复兴门外第一小学学生程果就是其中之一。利用课余时间,程果借助磁控4D打印技术设计了一款软体机器人,并在西城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中荣获二等奖。“我希望开发功能更强大的软体机器人,让它们进入人体,代替医生治疗病人。”

去年,磁控智能材料软体机器人科普产品得到了市科协“科技馆之城”公共服务展教示范项目的支持,它正是本市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缩影。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端科技资源正在科技工作者的推动下走出实验室,向公众开放。

作为全球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怀柔科学城不仅建设了“大国重器”,还推动它们成为科技教育的体验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力学所、大气所等科研单位在内的50家教育科研场所、文旅场所、企业园区组建起怀柔科技馆联盟,从科创到科普的渠道越发畅通。一套以超导磁悬浮为主的模型,就发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科研优势。模型不仅在该所内部展出,还走进了部分本市中小学的科技节,让小观众在接触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能有“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玩得好”的感受。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科普,是我们作为科研‘国家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科普工作相关负责人说,前来力学所参观的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热情非常高。现在,中国科学院多家院所在怀柔科学城集中落户,将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示范效应。

李振坤也为自己制定了新的计划,不仅要每周至少开展一场科普活动,还要发动身边更多的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加入其中,与科普产品一起组成一座“流动科技馆”,更多地走到孩子们身边。

科技科普志愿者队伍近10万人

像李振坤这样的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从2021年起,交控科技公司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马宗儒就身兼两职——平日里他忙于科研,周末则成为“孩子王”,带领小观众近距离体验轨道交通科技。

智慧车站和天枢平台、数字化轨旁基础设施、自主虚拟连挂智能列车……在交控科技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科普展厅,“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近在咫尺。“我们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科普工作上有天然优势。一开始,科普工作我只能用碎片时间做,现在,我的大多数周末时间都投入其中,甚至科普还成了我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一。”对此,马宗儒感到充满意义、乐趣和挑战。

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但科普资源冷热不均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少科技工作者都发挥自身所长,将科普资源带到更多地方。以中国移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为核心,刘伟东作为发起人,组建了中国移动“小小科学家”志愿团队。这项工作他已经坚持了近6年,团队也从最初的十余名成员发展至五十余人。学期中的每周六下午,团队都会安排志愿者来到位于海淀山后地区的朱房村,为这里的孩子们上一堂科普课;团队推出的线上课程,则覆盖了全国数百万少年儿童。

“平时工作忙,抽时间和小朋友共度一个下午,很有意思。”团队志愿者金凌已经是名“老教师”了,上个月,他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少儿编程与大模型》科普课。“一开始我上课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团队成员之间会彼此听课、提建议,我也不断学习,现在控场就很自如了。”

课堂上,8岁的冯依苒听得津津有味。前几年,她的哥哥一直是科普课的常客,进入初中后学业逐渐忙碌,妹妹便“接了班”。“这些孩子长期听课,其实知识储备都很丰富,在课上讲起大模型,他们也能和老师有互动。”刘伟东对这个文静中透着灵气的小姑娘印象很深,“刚刚她就提了个问题,‘大模型是不是对人类的影响太大了?’孩子们是在认真思考的,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没准未来在他们之中,有不少孩子会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

青年学子也在为科技志愿服务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推动各学科领域的在校生走进中小学授课,仅去年一年就开展了6343堂科学课程,预计今年课程数量将超万次。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组建的乡村科技教育志愿团队,发挥教育学专长,整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和劳动教育,设计了一套科技农业校本课程体系,为顺义区多所小学提供课后服务。

对于用心投入的科普项目,市科协都通过“科技馆之城”公共服务展教示范项目、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等途径,给予支持和奖励。当前,本市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总队分队数量达到206支,依托应急、卫健、环保等系统,广泛联系科技科普志愿者近10万人。

北京丰富的科技文化场馆和科普活动场所、丰硕的科技成果资源、蓬勃发展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都是“科技馆之城”建设的雄厚基础。“只有顶尖创新资源汇聚的北京,才具有建设‘科技馆之城’的独特优势,‘科技馆之城’就是科普随处可见、科技触手可及的北京。”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本市公民科学素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民对科普的需求更加深度、优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厚土壤、夯实根基,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要求。“我们将把北京建设‘科技馆之城’作为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创新实践,通过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服务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本报记者 刘苏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