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3-11-23 来源:中国建材报 作者:

中国建材报:北交大小桥团队在云南宝山村建成“和睦”桥

“你们忙完农活也要多看看和桥、木桥的情况,经常检查螺栓是否松动,留心栏杆稳不稳、桥面有无破损。有问题的话,拍照发给我吧。”

茅以升公益桥——和桥、木桥虽已竣工5年,但北京交通大学“织桥通衢”小桥工程团队负责人杨丽辉依然牵挂着两座桥的情况,常常与当地百姓微信交流。

“这两座桥是我和学生倾注大量心血的桥,从结构设计到材料选择,每一项工作都细之又细,力求完美。”杨丽辉说。

有了和桥、木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宝山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今,孩子们再也不用艰难跋涉上学,乡亲们外出也不用绕很远的路,游客越来越多,经济也比以前好了。

“头脑发热”接下“烫手山芋”

2016年11月,杨丽辉带领学生们设计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阿用乡富宁桥竣工通车。她心中虽充满喜悦,但也对这种复杂、烦琐的工作有了些许疲惫和畏惧。“设计一座就够了,以后不想承担这方面的工作了。”她说。

一天,杨丽辉和朋友吃饭,无意间聊到了茅以升公益桥。朋友说,宝山村老百姓的出行状况更加糟糕。高山峡谷之间,两根电线杆,一片草席,这便是桥了。

晚上回家,杨丽辉的脑海中都是朋友在饭桌上的话。第二天,她向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提出申请,看看能否在这里援建小桥,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学院很支持,基金会也给予了肯定答复。

之前自己已经暗自下了决定,不再承担这方面的工作。这次承接宝山村小桥设计任务,杨丽辉形容自己是“头脑发热”接下了“烫手山芋”。

说是“烫手山芋”一点也不假。2017年夏天,杨丽辉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许洪浩及其他同学一起来到宝山村考察桥址。师生一行到达丽江来不及休整,便坐上了去往玉龙县的大巴。

山路曲折,一路颠簸,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蜿蜒公路,大家才仅仅到达了一个入口。车留在车场,大家拿背包下车开始步行,那里距离目的地宝山村还有近一个小时的山路。

在这交通不便的大山里,宝山村的孩子们有一条特殊的上学路——两根废弃的电线杆,上面铺满草席。“我们试着走过这座桥,屏住气,颤颤巍巍,心中有些胆怯,生怕掉下去。”许洪浩说。

乡亲们告诉大家,虽然条件艰苦,但这里的孩子对于上学却有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太阳还未升起时,他们便已经行走在大山之中了。

复合材料装配式梁桥

充分调研之后,大家觉得建一座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建两座桥。

“村子里来了建桥专家”“咱们村要有两座桥啦”,小小的宝山村因为杨丽辉师生一行瞬间热闹起来。

乡亲们茶余饭后便围拢在北京交通大学师生周围,虽然听不懂专业术语,但却很想参与这项“大”工程。

宝山村是纳西族聚居地之一,乡亲们在日常生活中仍使用纳西语进行交流。年轻人会说一点汉语,年长者几乎不会说,也听不懂。

“乡亲们关注最多的是桥建成什么样,大概什么时候能完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孟鑫说。宝山村年轻人阿祖临时充当翻译,由他转述,解答每个人心中的疑问。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建桥方案,北京交通大学师生也会随手拿起身边的板凳、簸箕等物件比划说明。

起初,杨丽辉和同学们想用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材建桥,深入了解后发现,根本不可行。钢材或混凝土能运到村口,但无法长距离运到修桥的地方,因为没有路。

杨丽辉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将目光放在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上。这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抗疲劳等优点。相比钢筋混凝土,轻质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不用车,靠人背扛也能运到桥址。

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得知北京交通大学援建公益桥的事情后,主动提出捐赠全部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之前用于全桥建造的工程案例不多,师生们合力设计了一座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装配式梁桥。装配式桥梁设计可以“化整为零”,单个构件的重量能够被人工运到桥址。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利用现有材料组装成了一座小跨径试验桥,供荷载试验。

四处“抓壮丁”做荷载试验

2017年暑假,当大多数同学踏上了返乡之路时,为公益小桥默默付出的同学们却选择留在学校做荷载试验。

为了确保小桥的安全和稳固,试验桥上需要50多人模拟各种工况的人行荷载,而实验室并没有足够多的志愿者。为了凑齐人数,团队成员们顶着烈日在校园内一遍又一遍地向过往的行人解释公益小桥项目,找志愿者 “抓壮丁”。

“我们学校后勤集团的花匠刚刚修剪完花草就被我们拉来了,全程极认真。”杨丽辉笑着说,因为身材比较魁梧,花匠还参与了冲击荷载试验。

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无论是结构安全还是使用性能。桥梁被设计成古朴的灰色,十分契合宝山村自然环境。

“和桥”“木桥”寓意“和睦”

在设计桥梁的同时,大家也在思索桥的名字。纳西文化中以“和”“木”为主要姓氏,同时也是宝山村居民的主要姓氏。师生们在与乡亲们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决定将两座桥命名为“和桥”“木桥”,寓意“和睦”。

参与设计和桥、木桥的过程,也是学识、能力提升的过程。2017年12月,首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带着“和桥”“木桥”的设计方案,许洪浩和同学们参加了比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面对来自全国各所高校的选手,心中不免有些胆怯。”回忆参赛场景,许洪浩依然记忆犹新。

和桥、木桥凭借其特色,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最终,该项目获得三等奖。

2018年3月16日,和桥、木桥竣工仪式在宝山村举行。曾经的电线杆已经成为了过去,和桥、木桥虽小,但它能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即使夜色深沉、道路泥泞,他们也不用再颤颤巍巍赶路了。

“前不久,乡亲们给我发微信,说路已经修到了小桥附近,当地交通越来越好,每到节假日来宝山石头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宝山村还被评为了云南省2020年度美丽村庄……”提到宝山村的变化,杨丽辉便会不禁打开话匣子。

责任编辑:李雪 包鋆丽

审核:袁芳 王瑞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