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
02
王稼琼一行赴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03
我校举办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23-03-1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陈彬

中国科学报:高校基础科研仍需持续稳定支持

“对于顶刊的话题,我们往往会过于关注,但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直言。

钟章队 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据他回忆,至少在10年前,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以及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近年来这一趋势越发明显,这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关,更与我国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日益重视有关。”

然而究其根本,对于一位学者而言,在顶刊发文不过是论文发表的某种方式或途径。“学者之所以愿意在顶刊发文,是因为这更容易让其成果被更多人关注,也更能代表学术同行对成果的认可和鼓励。除此之外,它并不具备其他的特别含义。”钟章队笑称,如果有人以为能在顶刊发文就可以算“世界顶级”,只能说是“想多了”。

在他看来,所谓顶刊发文其实是学者当下科研状态的一种体现。“这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发一篇顶刊论文只能说明你今天跑进了前几名,但如果不继续努力奔跑,明天肯定会落在别人后面。”

钟章队告诉《中国科学报》,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科学界经过长期努力,加之随着综合国力增强,“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也在加大,使得我们逐渐融入全球整体的“科学社区”中,并掌握了全球通行的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我国科研人员在世界科学共同体中获得了更多话语权。中国人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国际顶刊、中国人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国际顶级会议,便是最直观的证明。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以综合国力衡量,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在世界科研共同体中的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比如,在世界各大科技组织和科研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工作的中国人群体依然不够大,这当然是各种客观因素叠加的结果,但不能否认,在这方面我们自身实力尚有不足。”

正因如此,钟章队直言,当下高校的基础研究工作依然需要国家层面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支持。同时,高校本身也应该持续为学者提供稳定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支持,包括资金、硬件支持以及合理的评价机制。

“现阶段,我们依然需要培养出大批真正专心于基础研究、甘于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同时又要保证他们真坐得住。”他表示,此前有人认为重点科研领域的突破乃至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单靠“砸钱”就能“砸”出来,这显然是错误的。

钟章队告诉《中国科学报》,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资金投入,提升科研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待遇也的确可以引入更多优秀人才,但这种行为大多是一种短期行为,而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领域的科研恰恰是一个需要不断攀登的过程。

“总之,从长期看,我国高校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坚持不应改变,这是毫无疑问的。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钟章队说。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