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8日上午,郑州北编组站货车信息管理系统(YIS)建设四十周年座谈会在档案馆举行。我校副校长荆涛,国铁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朱涛,YIS项目组成员、原铁道部信息中心总工、原国铁集团科信部副部长孙远运,铁科院电子所调度事业部副总经理、原信息中心车站事业部经理丁正刚出席座谈会并发言。会议由YIS项目成员、我校计算机学院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峰主持。

荆涛表示,郑州北站YIS建设意义非凡,其相关项目是交大早期重要获奖成果,对学校科研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承载着交大人的奋斗故事与精神。交大多年来致力于铁路行业的研究与创新,这也是一种传承。希望大家把这份铁路情谊和YIS精神传承下去。

朱涛向YIS的建设者们表示问候。他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奔赴郑州北生产一线,夜以继日,拼搏奉献,取得了丰硕成果。郑州北成为我国首个实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编组站,YIS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我国铁路信息化的成功典范,参加了国家“七五”攻关科技成就展。他简要报告了信息公司(信息中心)当前的主要情况以及与北京交大的合作情况,并强调,今年是信息中心成立50周年,中心领导已决定将今天的纪念活动纳入其中,期待继续与北京交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为服务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孙远运代表项目组回顾了YIS建设研发过程。他提及,40年前(1985年)YIS是原铁道部部署的重大引进工程,在原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全寿带领下,与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和郑州铁路局合作进行引进、消化和再开发,于1989年在郑州北正式投入运营使用,使郑州北成为我国首个实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编组站。YIS是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再开发、实际应用的成功典范,是中国铁路信息化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铁路信息化的大型工程建设先河,项目组采取的产学研用的组织模式成为我国铁路科技创新的典范,项目组成员已成为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骨干,项目组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新一代铁路人。

丁正刚介绍车站系统发展情况,现场展示了新一代YIS的风貌,并展望了与学校合作的愿景。

已故YIS负责人、原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张全寿之子张戈,向校史馆捐赠其父张全寿主编的《我们的家庭》一书。其中有一章专写YIS,将YlS项目组成员写入其家书专著,并用大量图文并茂的篇幅详细描述YIS的创新活动。


YIS项目组向校史馆捐赠了所收藏的YIS文档软盘,以及记录在穿孔打印纸上的编组站业务逻辑的手写流程图等多件YIS文物。校史馆馆长宫宇接受捐赠,并颁发证书。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项目组成员,原信息中心高工岳莹、康莹、孙大翠、孙路等人,国铁集团机关工会主席杨群喜,郑州铁路局调度所信息主任荆晓明,我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李浥东,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春,原YIS项目组成员钟雁、葛正义、刘峰、刘晓锐等教师,以及计算机学院卓越工程师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代表、博士研究生代表等。大家在研讨会上积极发言,为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校史馆。会后,部分YIS成员前往我校唐山研究院,观摩部署在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中心实验室的YIS主机,并与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唐山市科技局、数据局开展了纪念活动座谈会。
责任编辑:李雪 陈羽佳
审核:袁芳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