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02
我校12个学科入围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创历史新高
03
学校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第九届教代会、第十四届工

交大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大要闻 > 正文

时间:2008-06-09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袁芳

我校张宁老师今日昆明传递奥运火炬

12857466613812500008060901_xg.jpg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今天是奥运倒计时60天,北京奥运火炬在云南省第一站——昆明市传递。我校张宁老师作为奥运火炬手第60棒跑火炬接力。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和云南电视台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火炬传递过程中,无论是火炬手还是沿途观众,都十分兴奋和激动。他们共同欢呼:传递激情、传递梦想、传递爱心、传递责任、超越自我、重建家园、科技创新、华夏腾飞的口号,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据悉:张宁老师计划于近日与父亲一道带着火炬,带着爱和希望去灾区聚源中学慰问师生。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a704e6dee56256a9135efc0d6b7ee61f.jpg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张宁简介: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张宁,我校连接技术研究所所长。今年初,作为全国中青年专家,被推荐提名为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今年52岁的张宁,年轻时是十项全能运动员,曾在七十年代打破三级跳远全国青年纪录。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尽管科研工作非常紧张,但是张宁每天都抽出时间关注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的新闻。他说,奥运圣火的传递,不仅代表体育运动精神,还象征着世界和平与合作,象 征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我能够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参与火炬传递,非常激动,希望把交大薪火相传的精神融入到奥运精神中,为北京奥运会多做贡献。”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附央视国际报道:成都父子火炬手:把火炬和爱心带回灾区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奥运官方网站69 今天上午,象征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奥林匹克圣火,在四季如春的美丽昆明传递。208名火炬手体验着手举祥云的荣耀,传承全人类共有的梦想,传递全国人民对四川地震灾区的爱心。繁花似锦的春城,汇聚成了激情和爱心的海洋!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昆明火炬传递结束后 把火炬和爱心带回灾区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今天的火炬传递过程中,一对来自四川成都的父子兵——197棒火炬手张重伦和第60棒联想火炬手张宁也分外引人注意。昆明传递结束后,我们父子俩将一起返回成都,并把祥云火炬带回地震灾区,让地震中的同胞们,分享奥运的激情与喜悦,火炬传递城市人民的爱心与关怀,激发大家重建家园的信心。父亲张重伦的话让记者潸然泪下。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据了解,父子俩是昨天分别从四川成都和北京赶来昆明,参加奥运圣火接力的。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生活在成都的父亲张重伦,对此次地震有着切身体验。517他带着儿子张宁的嘱托,来到四川省慈善总会,向受灾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捐款1万元,希望为学校的重建出一份力。这是慈善总会收到的第一笔以火炬手名义捐赠的善款。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与体育为伴70 父亲张重伦为体育的普及与发展探索一生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张重伦,男,78岁,副编审。新中国首批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宣传和新闻工作,为推广体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以体育提升全民素质,而不懈努力。获得了国家体委颁发的“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奖章”。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张重伦一生情系奥运,当选火炬手后,创作了散文诗《圣火燃烧在心田》和歌曲《我们与圣火同行》。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伊始,成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多个项目代表队的主力。训练比赛中,不断探索求新,例如在排球项目创新地使用了“平拉开进攻”、“屈臂抡臂勾手扣球兼用”、“前摔滚翻快起救球”等技术。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年逾花甲学网球,近年多次夺得四川省老年网球冠军。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四川资深体育宣传和新闻工作者,被省市和中央报刊电台用稿逾3000篇,曾主编《四川体育报》,并系川渝国际国内赛事实况转播的特邀解说员;撰写了《当代中国的四川》和《天府四十年》两部史书的体育篇。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他的比赛解说,善于激发观众参与,引导观众熟悉理解比赛,长于避免和化解赛场冲突,实现了赛场解说创新,应邀在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赛场广播员训练班”担任主讲。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普 及体育,以体育教育青少年,以奥运精神鼓舞广大民众,一直是张重伦努力的方向。早在运动员时代,他就提出专业队不仅要攀登竞技高峰,还应为体育普及出力; 多次提出具体建议,并身体力行,先后组织多个项目运动队到众多的市县和学校厂矿农村巡回表演,自己现场解说,并组织技术辅导,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热爱体 育,参与体育。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为促进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以奥运精神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张重伦不仅为成都、重庆的各学校作报告,还将四川奥运健儿的事迹与奥运知识的课堂,带到了四川最偏远的20多个市州县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从学生到运动员,到体育新闻工作者,到老年体育精英,一系列的人生角色转换中,进取超越的奥运精神始终激励着张重伦,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大众参与体育,增强体质,以奥运精神,鼓舞广大青少年;退休后,在网球场上开辟新天地,屡创佳绩,实现新的超越。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儿子张宁 奥运梦想激励我勇攀科技之巅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田径赛场,儿子张宁曾打破全国青年记录;他曾经只是一位普通工人,没上过一天大学。体育引领他步入科技创新的殿堂。他坚持自学,不断探索,在电连接、体育科技、航天、国防、包装等诸多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沿;他取得近百项发明专利,4次夺得世界发明金奖,荣膺 “全国自学成才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比利时王国一级骑士勋章”。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离开运动队后,他在普通工人的平凡岗位上,努力自学,汲取广博知识,刻苦钻研,尝试技术创新,并醉心于此。体育和科技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首项荣获世界金奖的“PYZ多功能液压训练器械”,就是在田径训练中受到启发而起步,经过3000多天的不懈探索,最终有效解决了世界性的科学化训练难题;加上另一项成果,他在第3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两夺金奖。布鲁塞尔市长为他颁发比利时王国一级骑士勋章。此后,他的另两项成果又在巴黎和纽约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经过19年的攻关,他提出了全新的电连接原理,完成了独创性的结构设计,攻克了电连接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的世界难题。先后有16项成果与国内外4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体育赋予张宁无穷的动力,他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把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瞄准世界性难题,去实现以创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宏愿。(范帆)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薛刚E2x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