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01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02
我校12个学科入围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创历史新高
03
学校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第九届教代会、第十四届工

院部采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部采风

时间:2025-09-16 来源:电信学院 作者:官科

我校举行第六届无线丝绸之路暨第四届未来铁路论坛

2025年9月7日,第六届“无线丝绸之路”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开幕式及首批报告(暨第四届未来铁路使能技术与需求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三层小剧场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数智轨道交通研究院及现代通信研究所承办。

本次活动以“AI+通信+轨道交通”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维也纳工业大学的Markus Rupp教授、Philipp Svoboda研究员,以及来自斯洛文尼亚约瑟夫史蒂凡研究院的Tomaž Javornik教授、Andrej Hrovat研究员四位国际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近100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议由北京交通大学官科教授主持。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合作交流专员衡飞、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平、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熊磊以及现代通信研究所所长何睿斯先后致辞,向与会嘉宾和参会师生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

在学术报告环节,Markus Rupp教授报告题目为“ISAC: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towards 6G and Smart Railway”,围绕面向6G与智能铁路的通感一体化技术,分享了当前研究进展与潜在应用。Philipp Svoboda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Digital Twins and AI for 6G and Smart Railway”,聚焦数字孪生与AI技术在5G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在未来6G无线通信中的发展趋势与前景。Tomaž Javornik教授的报告题目为“IoT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for Supporting Safer Railway Operations”,阐述了物联网协同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铁路安全运营中的具体应用场景。Andrej Hrovat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From Bandwidth Limits to Sensing Gains: Multi-Band ISAC for 6G and Railway Environments”,深入探讨了多频段通感一体化技术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潜在解决方案。

学术报告结束后,大会进入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校内教师及学生围绕英语交流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与提升路径,以及通信行业的技术演进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论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与国际前沿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有效推动了轨道交通与通信领域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发展,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其落实提供了切实支撑。

责任编辑:李雪 陈雪

审核:袁芳 王瑞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