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通大学将就业观引导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落细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把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毕业生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等国家战略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左右,到重点领域就业学生比例超过90%,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24届,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6%,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7%。
着力推动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双驱动”。聚焦人才培养定位及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构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四实驱动”就业服务育人体系。通过就业数据驾驶舱决策指挥系统,对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量化分析,及时反馈人才培养环节和招生计划调整。校院协同促就业,落实落细就业“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明确书记和院长都是第一责任人,校院协同主动对接各地人社部门、行业协会、重点用人单位和校友企业等,年均访企1000余家,新开拓就业岗位1.4万个。
着力推动就业引导与思政教育“双融合”。实施“重点领域引航工程”,服务国家战略“有力有序”。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毕业生主动投身“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到国铁集团和中央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达到36%,到交通领域就业学生逐年增加。实施“人才合作伙伴工程”,推动供需适配“有声有色”。明确“国家所需即为交大学生所为”的就业导向,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平台优势,着力提升人才供需适配度。年均举办校园招聘活动700余场,就业合作单位近万家。强化典型示范激励,支撑基层就业“有章有法”。设立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每年评选奋飞奖,并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
着力推动生涯规划与智慧就业“双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生涯教育体系,持续做优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实施“精准指导服务工程”,建好就业育人“主阵地”。构建“专业—学业—就业—职业—事业”五位一体生涯教育模式,全校开设21门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学校“职点工作室”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北京高校首批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年均开展团辅讲座100余场,一对一咨询1500余次,覆盖学生1.5万余人次。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赛,荣获1金2银。健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围绕学生个性化需求“靶向”施策,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去优化数字就业服务,推出智慧就业“新平台”。搭建“一网多系统”数字化信息平台,以“智慧就业”为主线,推出不断线“互联网+就业”服务,累计服务毕业生3.6万余人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靳晓燕 通讯员赵健)
(相关链接: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4f1252b51dfc4dbea6428ae557abe5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