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深化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33所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共同探索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北交大介绍,该校软件学院聚焦智慧交通领域,已成为13家企业的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研发,“轨旁设备异常检测模型”等多项成果进入生产应用。

北京交大软件学院于2021年12月获评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该院教授卢苇分享了“智慧交通+信创基座”双轮驱动培养特色化软件人才的北交大模式:“我们创建了‘真环境、真问题、真项目’的校企联动机制,学生要在企业开展半年的顶岗实习,直接参与项目研发。毕业设计环节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从实习项目中凝练课题。”
2023届学生张冠甲在企业参与的轨旁设备异常检测模型设计工作,已经应用到了轨道巡检车上。“我和团队成员在企业工程师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铁路轨旁设备巡检系统,将轨旁设备设施的物理外观类故障等‘直观’故障现象,通过车载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的方式检测标记出来,巡检效率和识别报警的准确率大幅度提升。”张冠甲说。
该院还与交通运输学科和智慧交通领域企业合作,创建了“聚焦交通、面向信创”的课程体系;依托虚拟仿真智慧交通实训平台,构建了“学习-实训-再学习-再实训”螺旋式能力提升的实训体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创建了“数智赋能、精准导学”的教学范式;创新师资聘用机制,组建了“专兼结合、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多元化师资队伍;面向全球成规模招收留学生,建立了“中外融合、混班上课”的国际化学习环境。
目前,该院智慧交通领域就业人数占就业学生比例达到75%,并成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等13家企业的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基地。